要让“作业熔断”真正发挥更大作用,还需“配套举措”,别一“断”了之。
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
据12月10日央广网微信公众号报道,近日,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学校实行的“作业熔断机制”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广泛热议。该机制明确规定小学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业就应停止作业,以保证学生充足睡眠,给学生学习“减减压”,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当下,教育竞争激烈,学生面临巨大学业压力,作业常常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学校老师“留作业”做出明确要求。其中,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各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等。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实行的“作业熔断机制”正是对“双减”政策的积极回应和落实。但是,诚以为要让“作业熔断”发挥更大作用,还需学校、家长、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给出一系列配套措施,特别要在学生学情分析、学业管理、个性辅导等方面多下功夫,不能只是一“断”了之。
一方面,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分层布置作业。比如,将作业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完成。这样既能保证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提升。要减少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要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协调,避免各科作业的“叠加效应”,导致学生作业总量超标。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作业布置问题,及时进行相应调整。要建立有效沟通渠道,让家长和学生能够及时反馈在“作业熔断机制”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另一方面,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克服“鸡娃”焦虑,把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有些家长在孩子完成学校作业后,还要给孩子“开小灶”布置大量课外作业,这种做法无疑与“作业熔断机制”背道而驰。学校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方式,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与学校共同配合,督促孩子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同时,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作业布置情况进行监管,确保“作业熔断机制”落到实处。对于违反规定的学校和教师,进行批评教育整改。当然,整个社会的教育评价也不能仅仅以成绩论英雄,而要进行多元评价。
“作业熔断机制”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之后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保障体系,让这一机制在“双减”的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保障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绽放独属他们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