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冷链发展新赛道,云南可谓想得明白、干得坚决。面向未来,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12月13日至15日,2024年第十八届冷链产业年会暨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本届大会以“拨云见日·穿越周期”为主题,汇聚了政府机构代表、专家学者、知名企业高管等1000余位行业代表,探索冷链物流未来发展新方向,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经济全球化与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冷链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云南而言,冷链物流离不开“得天独厚”这个词。云南气候多样,农产品资源丰富,以鲜切花、果蔬、食用菌等为代表的“云花”“云菜”“云果”“云菌”等“云品”备受省内外和国际市场欢迎,为发展冷链物流业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保障。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云南与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带来了巨大市场潜力。可以说,云南冷链物流产业正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次大会落地云南,既是对云南的认可,也为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持续深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带来了新机遇。
云南抢抓冷链新风口,不仅有来自“先天”的资源禀赋,更来自“后天”的持续发展建设。早在2022年印发的《云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就已明确提出:要建设设施节约、运输高效、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国际国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形成“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融合联动的冷链物流运行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冷库7300余座,库容近740万立方米,基本建成围绕蔬菜、水果、花卉等生鲜农产品主产区的区域性、综合性冷链物流设施集群。抢抓冷链发展新赛道,云南可谓想得明白、干得坚决。面向未来,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当然,在冷链行业发展“热”的背后,也需“冷”思考。由于起步晚,相较于发达地区,云南冷链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比如,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监控、检测、溯源等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不足,部分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尚未完善;企业“散、小、弱”特征明显等短板,综合型龙头企业培育不足等等。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向导。本届大会围绕区域聚焦·繁荣走廊、冷链锁鲜·“果”香四溢、匠心运筹·“花”样绽放、仓配“链”动·产业“聚”群等专题举办37余场嘉宾演讲和论坛,各行各业的大咖们汇聚云南集智献策,将助力廓清迷雾,找准破局之道,寻获面向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冷链物流“冷”的是库,“链”的是经济。一方面,要聚焦农产品“最先一公里”冷链服务需求,加大对农村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初加工、终端配送、公共冷库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物流集散、加工配送、质量安全等功能。另一方面,要面向城市“最后一公里”消费需求,推进冷链物流市场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建设,着力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高效率”的物流体系,增强冷链配送能力,实现云品出滇、外品入滇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云南辐射中心的优势与作用。一路争“鲜”,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云品跑得更好更远。